王秋睿:中國大陸SAT滿分第一人
一年前,王秋睿還只是上海外國語大學附屬中學的一名普通高二學生,而在去年5月他去新加坡參加了SATⅠ考試之后,就成為了媒體追捧的熱點人物,因為他在這場被稱為美國“高考”的考試中取得了2400分的滿分(分析性閱讀800分、數學800分、寫作800分),也成為中國大陸第一位獲得SATⅠ滿分的考生。
據了解,每年全球有超過200萬人參加SAT考試,在最難的SATⅠ考試中獲得滿分的也只有幾百人,基本上都是美國學生。去年10月,王秋睿又在新加坡參加了SATⅡ的考試,獲得了2360分的好成績(總分2400分)。
小學三年級才開始學英語的王秋睿一開始對英語興趣并不大,直到他升入上海外國語大學附中后,才開始對英語產生興趣。王秋睿坦言,“學英語很講究學習氛圍,上外附中的英語高手很多,同學間會相互學習。”他和好友最愛比拼單詞量,相互戲稱“單詞狂人”。課間,他倆常玩“猜單詞”的游戲,又好玩,又可以背生詞,還不容易忘記。
對于如何學好英語,王秋睿最大的感受是,這是個漫長的過程,沒有捷徑可走,扎實的基礎非常重要。
實際上,王秋睿從小學六年級就開始看英漢對照簡寫本小說,選擇的都是世界名著和偵探小說,每天至少看一個小時,看了有200多本。到了初一,王秋睿開始閱讀英文原著,還是以小說為主,讀的第一本純英文原著就是《哈利·波特》,“一開始讀,心里也沒底,不知能不能完全讀懂,不過我讀的都是自己特別感興趣的書,慢慢就越來越有底,基本能看懂了。”王秋睿認為,通過閱讀英文原著學習單詞要比死記硬背的效率高很多,“閱讀的過程中,也會遇到不會的單詞,那就查字典,然后再回到原文中理解,幾次下來單詞就記住了,而且印象會比較深刻。”
有了一定的詞匯量后,王秋睿開始選擇閱讀一些介紹西方歷史、藝術、哲學的英文原著,甚至還讀了西方的古典音樂史、科學史等,閱讀這些書籍也并非僅僅為了學習英語,而是因為這些都是王秋睿的興趣愛好。王秋睿喜歡莎士比亞,看了不少莎士比亞的劇本、生平和一些評論,“有些內容,看中文和英文是不一樣的,看英文原著,可以慢慢體會英語語言的美感以及文學作品內在的美”。
王秋睿笑言自己的興趣“相當廣泛”,文學、藝術、哲學、數學,不一而足,高一時開始喜歡上哲學,就看了不少哲學史的書籍,對柏拉圖、康德、尼采都很感興趣;而且他也并非是個“書呆子”,特別喜歡踢球,是班上足球隊的前鋒,甚至半夜三更也會爬起來看歐冠聯賽。王秋睿的高中生活相對輕松不少,平時的作業不多,下課后經常會去踢踢球,晚上基本上就是閱讀,每天保證8個小時的睡眠時間,周末則會去同濟大學學習德語,而且成績也不錯。王秋睿自己也強調,自己并非只有英語成績最好,“其他學科也很好”,實際上,他在小學時就獲得過全國華羅庚數學競賽三等獎。 大量的閱讀和廣泛的興趣讓王秋睿“應付”SAT也得心應手,其實,在高一下學期時,王秋睿就參加了托福考試,而且取得了663分的高分。王秋睿認為,SAT和托福不同的是,它更注重知識的積累和底蘊,“SAT重點不是考查具體的學科知識,而是考查考生的學習水平,包括思維、邏輯能力等。”
在王秋睿看來,不少中國學生學習英語過分注重語法,而不注重聽說能力的培養,“英語水平不是通過大量做題能提高的。”他建議,學習英語可以先從閱讀英語小說簡寫本開始,“首先培養興趣”。在學校,王秋睿還選修了“英語辯論”課,對他的聽說能力提高有很大的幫助。高二時,王秋睿還參加了學校的交流活動,到美國進行了訪問,實地了解當地文化。
劉梓棟:SAT滿分不是題海中“爬”出來的 2009-08-05 11:59:19 來源:揚子晚報
編者按:劉梓棟,在今年5月的SAT考試中考出了2400分的滿分成績,不僅是南京外國語學校第一人,也是“江蘇第一人”。
在老師們的眼中,劉梓棟是個英語奇才。在今年的美國高考SATⅠ中,劉梓棟拿下了滿分2400分,成了江蘇省第一人。在劉梓棟之前,SAT在中國5年的歷史上一考拿滿分的也僅僅3人。和劉梓棟聊起來才了解到,這個“江蘇第一人”并不是從題海中“爬”出來的,他的成功用“厚積薄發”來形容最為貼切。
閱讀讓他的英語走出低潮
從高二開始,每次考試都能輕輕松松拿下第一,在學校劉梓棟的英文好是眾人皆知的事情,可就是這個“英語奇才”也經歷過低潮期。
劉梓棟說他接觸英語并不早,是在小學五年級,當時對英語興趣濃厚,成績也是數一數二。不過考入南外以后,周圍高手如林,劉梓棟的成績也只是在班級均分附近“徘徊”。這種情況改變是從初一暑假開始,“那時我花了一暑假的時間看英文課外書,雖然很多時候一早上都耗在讀書上,但因為興趣并不覺得煎熬。”令劉梓棟也沒想到的是,因為這個暑假,從初二開始他的英文水平突飛猛進。
劉梓棟認為,想在SAT上取得高分,最佳策略及長遠之計就是平時多下功夫。這種功夫不是指整天買各種參考書做題,而是真正地多看書、多積累。準備SAT,平時一定要多看英文小說及各類刊物。平時多閱讀,多培養對文字的感覺,有了量的積累才能厚積薄發。當然,一定要選適合自己水平的書籍閱讀,外國那種十分嚴肅的刊物華爾街日報、紐約時報,看不懂就直接扔一邊,讀沒有興趣的東西效果不會好。你大可以讀一些輕松一點、簡單一點、你感興趣的東西,最重要的是堅持不懈,英語水平定能提高。
第二,考SAT大家千萬不要光把重點放在英語學習上。一定要明確,SAT不同于英語高考、四六級或托福雅思,它不是一門語言考試。SAT考試的考生定位不是外國人,而是以英語為母語的美國本土學生,它考察的是學生對文本的提取與分析能力、邏輯思維以及學生能否辯證地、批判性地看待問題,要想應付這些問題,光學好英語是遠遠不夠的。事實上,在背完單詞后,大部分南外人的英語水平足夠應付SAT了,這時考不考的好和英語好不好關系就不大了。很多人和我說過,他們SAT的文章、問題全能看懂,沒有任何障礙,但這種題目就算是用中文出他們也做不出來。因此,大家在提高英語水平的同時,也一定要提高自己的思想。方法其實也很簡單,多讀一些稍為嚴肅一點的書籍雜志。英文讀的累,讀中文的也沒關系。像《讀者》、《鳳凰周刊》這類雜志,沒事可以翻翻。讀書的同時一定要多思考,訓練自己的思維。語文課也一定要上好,SAT常考文中的修辭手法、一個詞一句話在文中的作用、第二篇文章的作者是如何反駁第一篇文章的觀點的以及下列選項中的哪個觀點最能佐證文章某段某句話的觀點,要解決這類題目語文課的作用顯然比英語課更大。因此,考SAT除了要搞好英語,更重要的是要多讀書,多思考,訓練自己的思維。
最后,大家對待這場考試一定要放平心態。考試本身就有運氣的成分,比如讓我在考一次SAT,我就不太可能考到兩千四。大學也知道這一點,所以一般也不會把2300和2400做太大區別看待。而且美國大學也不像中國的大學只看高考成績錄取學生。SAT只是錄取過程中比較重要的一個因素,但光憑考試分數,什么都保證不了。學術能力固然重要,但一個人在活動中所反映的個性品質同樣重要。所以我覺得大家沒有必要花大把大把的時間搞SAT,完全可以抽出一些時間去做一些自己感興趣的事。因此,大家要以平常心對待SAT考試,不要因為這次考試的成績過好或者過壞而心態大變,而且在準備SAT時也要注重其他方面的提高。
女孩“裸考”雅思拿下8.5分
初見沈悠,你會發現這是個非常爽朗的女生,還有點男孩氣;待了解到她的經歷,你又會為她小小年紀 已取得如此多驚人的成績感到訝異:小學時就通過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希望之星”英語風采大賽、模擬聯合國獎項拿了一串;滿分9分的雅思考試,裸考的她還 拿下令人咋舌的8.5分,不過,她竟總結說:自己的英語走得是“野路子”。
三年級開“啃”英文版《哈利·波特》
因為父母的關系,沈悠小小年紀就有“留洋”的經歷。“爸爸是大學的英語老師,小學二年級時他到美 國休斯頓交換教學,我也跟著去了半年。”沈悠說,那時候她對英文的了解幾乎是張“白紙”,所以在美國的學校總是“沉默是金”,回國時也只會基本的交流。但 回到國內,沈悠對英語的熱愛卻一下子爆發出來,“與其說是愛上了英語,倒不如說了解到通過英語可以接觸到更多不同的文化。”
三年級學校正式開始教英語,大家還都在背著簡單單詞的時候,沈悠在課余時間已經捧起了300多頁 英文原版的《哈利·波特與魔法石》。雖然有半年國外生活,但詞匯量仍然不夠,“啃”這種“大塊頭”肯定有困難,沈悠卻懶得向字典伸手。“書很有趣啊,我多 看幾遍就讀懂啦,最后整本書都被我翻爛了。”
六年級通過大學英語四六級
英語四、六級已經成了幾乎所有大學生都要挑戰的考試,一次考不上但接二連三再考的學生也不在少 數。沈悠令人驚訝地把這項考試提前到了小學六年級,上學期考四級、下學期考六級,都是一次性過關。
“2005年是英語四六級對全社會開放的最后一年,我趕上了末班車吧。”沈悠說當時報名是媽媽拿 的主意,而她也很想試一試,時至今日,沈悠依然記得當時還是“小不點”的她走進南京醫科大學考場時,周圍大哥哥大姐姐還有監考老師驚訝的神情。“當時也沒 有特別準備,單詞都靠平時看課外書的積累。考場里就我不是為了考證而參加考試,心情反倒最輕松。”考試的結果,100分制的四級沈悠拿了73分,710分 制的六級沈悠拿了500多分,全部順利過關。
“裸考”雅思拿下8.5分
從初中開始,沈悠開始在各類競賽上頻繁“冒頭”,CCTV“希望之星”英語大賽、中學生英語口語 大賽、全國英語超級聯賽……各類比賽上都能看到沈悠身影。學校選拔9個學生,8個高二,就她一人來自高一。年紀雖小,在比賽中成績卻不俗,杰出代表、最佳 發言獎都被“初出茅廬”的她收入囊中。前陣子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莫里斯到學校做客,沈悠提問時一口流利的都不帶停頓的英語更是驚艷了全場。
“托福在暑假報過一個班,雅思完全是‘裸考’,單詞也沒背,模擬題也沒做過,唯一做的準備就是聽 了下兩類考試的聽力,因為英音和美音是不一樣的。”總說中國人雅思成績高是“背”出來的,可“裸考”的沈悠最后拿了8.5分,在中學生中是極少人才能達到 的高度。
學習經驗:堅決反對背單詞
要沈悠說說經驗,她首先聲明她的經驗可能并不適合所有人。“老師可能甚至覺得我不是在課上特別認 真的學生,不過在課外我看了很多原版的書籍,它們對我的幫助可能比教科書要大得多。”《傲慢與偏見》《呼嘯山莊》等名著、《哈利·波特》等有趣的小說,沈 悠看了無數。語法靠語感,詞匯靠積累,沈悠說她的經驗都在這兩句話中。“另外我非常不支持背單詞。單詞應該是看多了記住了,必須在特殊的語境下才有意義, 死背起不到應有的作用。” 楊 彥
點評:
課外積累也是學習的重要途徑
南外高二(4)班
班主任 李志剛
沈悠的外語能力非常突出,口語也非常純正。我想這在于她學得很專,涉及的領域也廣。從小學開始, 她就廣泛閱讀英語的原版小說,這么多年積累了很多,詞匯、語法肯定沒問題,甚至連一半學生可能關注不到的俚語、生活的風俗習慣她都知道不少,同時廣泛的閱 讀也訓練了她的思維。可以說,是課外的積累讓她達到了現在的高度。除學習外,沈悠也是一個組織能力很強的學生,班上要辦活動,我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她。
不追求考試成績,但事實上, 學生考試成績非常高 淮安市三樂學校 沈宏志
從2009年開始,看了中國SAT滿分第一人上海外國語大學附屬中學王秋睿的看哈利波特的學習經驗后,感覺上海的學生能做到的,淮安學生同樣聰明勤奮,有什么做不到的?我在我輔導的淮陰中學高三學生中,開始鼓勵他們讀哈利波特,高考成績出來后,效果非常好,基本上都能考到100分以上。2011年開始,我開始在初中學生中引導學生讀哈利波特,沒想到,居然也成功了。 哈利波特的詞匯量是很大,有些連大學生都讀不了。 但哈利波特英文原版的70%是對話, 真正讀起來, 初中學生就能讀了,開始很慢,堅持讀下去,就能讀了。 能讀完一本,英語閱讀能力就突飛猛進。
林語堂先生說,記單詞,記得住的就記,記不住就不記。看上去是廢話,實際上是至理名言。看哈利波特的時候也一樣, 看的懂就看,看不懂就不看。 在家把能看的懂的看了,看不懂的拿到學校里,問老師,我給你講的清清楚楚。 不要以考試成績為學習的終極目標, 而是要不斷提高自己的能力,開拓自己的視野,繼續閱讀。不追求考試成績,但事實上, 學生考試成績非常高。 學生成績很高, 再難的卷子也考不倒, 還對英語還感興趣,對于當老師的來說,不是最大的欣慰?
聽力要按照雅思聽力準備,認真聽寫,完成雅思聽力練習; 閱讀要讀原著,比如哈利波特1,4; 寫作要參考雅思WRITING TASK 2的要求;語法要理清主謂賓定狀補。爭取聽力口語拿30分滿分,閱讀拿55分,單選拿15分滿分,作文拿20分,高考英語成績就可達1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