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所有的孩子都在“騎父作馬”,世上所有的父親都在“望子成龍”
世上所有的孩子都在“騎父作馬”,世上所有的父親都在“望子成龍”
01
有一則古時的軼事說,某孩子早慧,4歲就去參加童子試。
因為人多擁擠,他的父親便把他架在自己肩膀上,扛著他進門。
主考官見狀,開玩笑道:”騎父作馬。”引得眾人哄堂大笑。
在講究綱常的過去,拿父親當馬騎,雖然是一句玩笑話,雖然只是小孩子,聽起來也沒有多少褒義。
不過那個孩子不慌不忙,說出了四個字:“望子成龍”,引來了滿堂喝彩,一下子就緩解了當時尷尬的場面。
故事的主人公,有人說是林則徐,有人說是劉墉,有人說是明代的解縉,還有人說是宋朝的蔡伯俙。
故事發生在誰身上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那四個字對得確實絕妙,而且,更是說出了父子間的真實。
其實,世上所有的孩子都在“騎父作馬”,世上所有的父親都在“望子成龍”。
02
幾年前,看過《青年文摘》上面一篇叫做《墻角的父親》的文章,里面的情節一直留在腦海里,久久難忘。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名學生,他從小和父親聚少離多。他不知道父親做什么工作,只是無意中多次看到父親回家交給母親厚厚的一疊錢,知道父親掙錢并不少。
上了大學之后,他迷上了網絡游戲,開始整晚把時間消耗在校外的網吧里。直到大一那年暑假,他去了父親工作的地方,才知道父親多年來竟然租住在一個只有7平方米大小的閣樓里,每天在冷庫里搬運貨物,一箱只掙幾毛錢。父親交給家里的錢,都是血汗錢啊!
頗愛感動的他決心做個好學生,怎奈禁不住網絡的誘惑。回到學校,他又很快花光了家里給的錢,于是打電話撒謊說剛剛生了一場病,讓父母往銀行卡里打錢。
沒想到,三天之后父親來到了學校,由于天氣降溫,父親不但給他帶來了生活費,還給他帶來了一床新棉被。
父親走后,有了錢的他又去網吧玩了大半宿游戲,然后和往常一樣,來到校外一棵大榕樹下,想從那兒翻墻進校。
就在他剛翻上墻頭的那一刻,他看到父親偎在墻角,身下墊著的是不知從哪里撿來的破紙箱……
他沒有敢叫醒父親,悄悄回了宿舍,后來媽媽告訴他,父親為了省下住宿的錢,在學校的墻角蹲了一夜。
正如故事的結尾說的那樣,這位父親是這個世界很多貧困家庭里父親的縮影。
03
還記得去年8月份,在那場名為“天鴿”的臺風中,那位名叫周榮的男人吧。
也許你對這個名字沒有印象,但你一定看過這段短短7秒鐘的視頻:
一輛貨車在狂風中不停晃動,一名男子試圖撐住車輛,幾秒后,貨車傾倒,男子被壓在車底,不幸身亡。
有網友看到事發視頻后表示,“這個司機瘋了!”
更有不少人猜測,那個貨車司機肯定生活很艱苦,否則不會在臺風中頑固地頂車。
也有人說,掙錢也沒有必要拿命打交道吧!
視頻里的那位男子就是周榮,他在臺風中努力撐住的是他剛買2個月的新車,他們一家人靠他開這臺貨車生活。
有鄰居說,臺風那天,有位老板叫他出去送貨,他當時知道臺風要來了,本來不應該出車的,但最后還是去了。按慣例,這趟活計大約能拿到150元錢。
“他很肯工作的,要供兩個兒子上學不努力怎么行啊!”鄰居的話讓我們知道,周榮不是不知道危險,但他的肩膀上有沉甸甸的重量啊!
沒有當過父親,沒有嘗過生活的艱辛的人,不會理解他那瘋狂的舉動。
這個世界上,其實有千千萬萬個父親,為了一家人的生活,為了孩子不像自己一樣受苦,他們不惜拿健康和性命相搏。
04
其實,不僅是貧困家庭,就算是富裕人家,也有我們看不到的艱辛。
看過咪蒙文章里的一個小故事,覺得特別在理:
一個富二代大學生,家庭條件好,而且還學習挺努力,天天去圖書館看書,每年都拿一等獎學金。
結果有一次,一位同學來找他,要求他放棄當年的獎學金的申請。
他問為什么,對方說,我是第二名,你放棄了,我就是一等獎學金。
對方的理由是,你成績好,是因為你家境好,沒有后顧之憂,只需要專心學習即可。而我們窮人家的孩子,要天天去兼職,同時還要好好學習,多不容易!
那位富二代回答說:
是的,我現在是不用打工,那是因為我老爸一輩子都很努力。
他90年代就去深圳下海做生意,開餐館,被黑社會砍,那時候,你爸在干嘛?
確實,我們往往看到富二代生活的輕松,卻往往忽視富一代創業的不易。
其實他們也是在為孩子做牛做馬,才使得自己的下一代能夠經濟上更寬松,有一個好的學習生活環境。
他們的孩子,也是騎在自己的肩膀上啊!
05
有人說,生活從來都不容易,當你覺得容易的時候,一定是有人在替你承擔屬于你的那份不容易。
世上的每個孩子都在“騎父作馬”,也許父親的肩膀有寬有窄,力量有大有小,但孩子們,無一不是騎在他們的肩膀之上。
他們就算被壓彎了腰,流干了汗,也無怨無悔。因為他們知道自己流得汗越多,孩子的起點可能越高。
而讓他們咬牙堅持下去的力量,只是心中那份望子成龍的期盼。
任何人的父親都是偉大而辛勞的,不論社會地位是高是低,不論他們掙的錢是多是少。
我想說的是,作為騎在父親肩膀上的人,千萬不要讓你的努力配不上他們的艱辛,辜負了他們的那份期盼。